??? 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陳韻紅認為,如今粵劇最缺的不是演員,而是觀眾 ????培養粵劇觀眾 從孩子抓起  陳韻紅 ????昨日,梧州市第十一中學開展“粵劇名家進社區、進校園”活動,三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對該校接觸粵劇不久的學生們進行指導。看著孩子們在操場上表演粵劇健身操,以及在舞臺上演繹經典粵劇曲目《七月七日長生殿》,陳韻紅心里感到很欣慰:“有人說粵劇邊緣化了,但我來到這里,完全沒有這種感覺。” ????1991年,陳韻紅憑《魂牽珠璣巷》獲第2屆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出獎、文化部首屆文華個人表演獎、廣東第四屆藝術節表演一等獎;1994年又憑《寶蓮燈》獲得第12屆中國戲劇梅花獎。盡管因為家庭,陳韻紅曾經離開過心愛的粵劇舞臺十多年,但她割舍不下心中那團熱火,在2009年再度回歸,并成立了自己的戲劇工作室,慢慢重新培養起自己的粵劇觀眾。 ????對于培養粵劇觀眾,陳韻紅有一番心得,“其實在十多年前,我就這樣想,粵劇一定要進校園、走近群眾,了解他們的需要。”陳韻紅說,粵劇如今面臨的最緊迫問題,不是缺乏演員,而是缺乏觀眾。她表示,粵劇人才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,但讓群眾認識、欣賞粵劇,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 ????“在戲劇進校園方面,我覺得梧州市第十一中學做得非常好。雖然學生們現在學習粵劇表演,將來不一定當粵劇演員,但是我們可以樂觀地設想,他們將來可能是粵劇觀眾。”陳紅梅笑著說。 ????對于如今開展得如火如荼的戲劇進校園活動,陳韻紅寄語,希望這個活動開展得越來越扎實、越來越好。她認為,戲劇進校園不僅僅是讓孩子接觸粵劇,因為粵劇文化博大精深,如果僅僅只是練習一些基本功,掌握一些粵劇的知識,對于孩子們了解粵劇文化還遠遠不夠,“粵劇的發揚傳承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。如果有條件的話,學校可增設一些戲劇課堂,有關部門則開辦一些專業的戲劇學校,這些都能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粵劇和粵劇文化”。 ????西江都市報記者 謝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