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江都市報記者 林丹莉/文 “得知他這幾天即將回程,我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,就盼著他回家。”4月11日,說到即將歸來的丈夫王展福,張武愛臉上滿是笑意。 
4月12日,張武愛正在整理書房,讓丈夫王展福回家后能有個舒心的工作學習環境。 今年45歲的王展福是梧州市中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,張武愛是該醫院一名護士。雖在同一家醫院上班,但每天下來,兩人往往都說不上幾句話。忙碌,成為了他們日常生活的主旋律。 今年2月17日,一個電話讓張武愛的心揪了起來。電話的那一頭告訴她,王展福加入了梧州援鄂醫療隊,即將奔赴疫區最前線。而此時的她,正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修,無法回到丈夫身邊為他送行。雖然擔心,但是作為醫護人員,張武愛明白這個職業的責任和使命,也理解丈夫的選擇。因此,對于丈夫的“出征”,她沒有一句反對,而是盡全力支持。“注意安全,等你回家;記得好好照顧自己……”出發前的細細叮嚀,由一通通電話、一則則短信傳遞到王展福的心上。 王展福到了武漢后很快進入工作狀態,張武愛卻很少主動聯系他了,“不知道他什么時候有空,知道他辛苦,也怕打擾他休息。”直到3月下旬,兩人之間才慢慢開始有了電話聯系,但幾乎都在深夜11點過后。“最開心的事就是接到他的電話。電話里他都會主動跟我報個平安,問問家里情況。”張武愛說。就這樣,夫妻之間幾次短短的通話,成了彼此前進的動力和支撐。 談起丈夫馳援武漢后,自己在生活方面的改變,張武愛笑著說:“我們都結婚十幾年了,很多事情都能默契配合。他去前方作戰,我就在后方守護家庭,只等他平安歸來。” 張武愛還向記者展示了一張王展福從武漢發來的照片。照片里,武漢的櫻花如期盛開,放眼望去,滿目潔白似雪。“疫情還沒發生時,我們就約好一家人今年到武漢賞櫻花,可惜計劃擱置了。等這場戰役打贏了,我們一定要一起去賞櫻花。”對于這場約定,張武愛滿懷憧憬。 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