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我市召開民營企業面對面溝通解決問題工作座談會,召集部分民營企業代表與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面對面座談交流,就企業反映問題開展政企溝通協商。座談會上,6家企業代表結合企業發展實際,提出關于用電用氣人才等要素保障、交通出行、基礎設施配套等問題,相關職能部門和有關城區、園區負責人就企業提出的問題進行回應。
一方是民營企業代表,一方是相關職能部門,雙方面對面、心貼心,敞開心扉,暢所欲言,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,增進相互了解和信任,進一步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。這場座談會,政府部門既幫企業尋找良策,解決后顧之憂,又讓企業增強投資信心、了解惠企政策,亮出了傾心服務企業發展的“梧州態度”。這不僅釋放出我市全力支持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鮮明信號,展現出我市進一步培育壯大市場主體,大力推動產業發展的決心,更蘊含著努力促進政企攜手合力推動本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深意。 民營企業是梧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支撐。據相關部門統計,截至2023年上半年,我市私營企業4萬多戶,占全市企業總數近88%;民營企業繳納稅款占全市稅收總額八成以上;民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市的86%。而梧州要發展,民營企業必須進一步挑起重擔。但企業不同,領域不同,遇到的困難也各不相同。服務企業,最終要落到解難題、辦實事上。在實際工作中,民營企業遇到的問題也許是不起眼的“小事”,也許是難啃的“硬骨頭”,這就需要政府部門拿出誠意,心里裝著企業,眼睛盯著問題,積極回應,落實企業的合理訴求,把服務做到企業的心坎上。 近年來,我市持續用力,久久為功,把優化營商環境當作“永不竣工的工程”。為解決民營企業發展難題,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,提振民營經濟發展信心,我市深入企業調研,把問題摸清、找準,靶向用力,精準服務企業。例如,為幫助民營企業解決招聘用工難題,5月10日,2024年民營企業服務月活動暨服務實體經濟專場招聘會在市政廣場舉辦,滿足重點群體多樣化就業需求,全力保障企業用工;為節省時間、提高效率,降低審批成本和企業辦事成本,我市創新推出“打捆評審、一次批復”服務模式;連續第四年實施“科長改革創新工程”,在降低企業資金和時間成本方面產生明顯效果,等等。 一項項政策措施印證這一事實:梧州始終把民營企業的“心上事”,當成黨委政府的“上心事”,怎么重視都不為過。 當前,我市經濟正處于穩中提質、整體向好的關鍵時期,當此之際,營商環境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“關鍵變量”,我市更應厚植民營企業成長沃土,充分釋放政策紅利,讓民營企業在梧州這片廣闊天地大展身手,拼出高質量發展的新圖景。
|